2025 年 4 月 9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以回应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高额
“对等关税”。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
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起,我国调整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一是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 2025 年第 4 号)
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 34% 提高至 84%;
二是其他事项仍按税委会公告 2025 年第 4 号文件执行。
香港零关税政策的法律与制度根基
香港作为自由港,其零关税政策具有深厚的法律与制度基础。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相关规定,香港享有独立关税区的法律地位,
这一制度安排保障了其贸易政策的自主权。
同时,香港通过WTO框架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与内地及全球多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跨境贸易“超级联系人”的地位。
香港零关税政策的经济效应
香港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90%,依赖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零关税政策降低了跨境交易成本,
吸引了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供应链枢纽。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安全阀”,香港处理全球大量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智能手机零部件中转,
零关税政策更使其成为中美贸易摩擦中的“避税通道”。
香港税制优势与应对全球经贸挑战
香港税务制度的核心优势不仅在于其低税率和税制简洁性,更在于其国际兼容性,这使得香港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发挥了桥梁作用。
01.低税率与税制简洁性
香港的企业所得税(利得税)实行两级税制,即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超出部分按16.5%征收,香港公司股东分红不再缴税,
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较高的税率,香港的低税率对国际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香港个人薪俸税率低,通过免税额和扣除项进一步降低实际税负,吸引了全球高端人才。
香港豁免多项常见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及股息税,这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
02.国际税收协定网络
香港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重征税协定(DTA),覆盖了中国内地、东盟、欧盟等主要经济体。这些协定降低了预提税率,
避免了常设机构重复征税,为国际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和便利。
税收协定的签订不仅促进了香港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还加强了香港在国际税收体系中的地位。
03.资本流动与资产配置优势
香港无资本利得税,这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香港进行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
香港对知识产权的税务优惠也吸引了国际企业将其研发和创新活动设在香港,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04.国际经贸合作的桥梁作用
香港作为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发挥了桥梁作用。其独特的税制优势和地理位置使得香港成为
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门户和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跳板。
通过CEPA等自由贸易协定,香港与内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香港地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具体举措
面对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迅速推出系统性应对方案,以“七大举措”为核心构建防御体系。
全面把握国家发展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加强国际交往合作,深化区域合作
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加大发展科技创新
大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
吸引外国企业和资金进驻香港
继续向业界提供支援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这七大举措,积极应对美国“对等关税”带来的挑战,维护香港的经济稳定和竞争力。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短期冲击,还为香港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
香港凭借其零关税政策和强大的制度优势,成功应对了美国的“对等关税”挑战,维护了经济稳定。
未来,香港将继续在全球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