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跨国企业税务调整、全民税收优惠、长远政策布局及实用申报提醒四大维度,全面拆解香港 2025 年税务新政,
助力企业与个人精准把握政策要点,合规享受优惠。
一、跨国企业重点:全球最低税机制正式落地
2025 年 1 月 1 日起,香港将正式实施全球最低税及本地补足税制度,相关跨国集团需提前做好合规准备,具体要求如下:
1. 适用范围明确
仅针对跨国集团,判定标准为:近 4 个会计年度中,有 2 个年度的综合收入超过 7.5 亿欧元(约合 60 亿港元),
满足该条件的集团旗下香港实体需纳入监管。
2. 补足税计算规则
若香港实体当年度的有效税率低于 15% ,香港税务局将对差额部分征收 “本地补足税”,确保实体实际税负达到 15% 的全球最低标准。
豁免情形:投资实体、国际航运企业等特定类型实体,可按规定豁免适用补足税机制。
3. 关键合规节点
跨国企业需严格遵守以下时间节点,避免逾期违规:
•2025 年 11 月底前:向香港税务局提交集团状态说明(含集团架构、收入构成等)及香港实体名单;
•2026 年 8 月中旬前:通过电子渠道申报利得税(需提前完成两项准备:①开通税务局商业账户;②办理 AEOI 电子证书,确保申报通道顺畅)。
二、全民利好:多税种宽减与印花税调整
2024/25 课税年度(2024 年 4 月 1 日 - 2025 年 3 月 31 日)起,香港推出多项税收优惠政策,覆盖企业、个人及物业交易,具体内容如下:
1. 三大税种 100% 宽减
针对利得税(企业所得税)、薪俸税(个人工资税)、个人入息课税(综合所得课税,含租金、股息等),实行100% 税款宽减,
但设置单一个案上限:
•企业:按单个业务实体计算,宽减上限为1500港元;
•个人:按单个纳税人身份计算,宽减上限为1500港元(已婚夫妇选择合并评税的,家庭合计宽减上限仍为1500港元,不叠加计算)。
注意事项:宽减仅适用于最终评税环节,纳税人仍需按规定时间缴纳暂缴税(预缴下一年度税款),
已缴的暂缴税将优先抵扣后续应缴税费,超额部分可申请退税。
2. 物业交易印花税减负
为降低物业交易成本,香港调整 “定额印花税” 适用标准,2025 年 2 月 26 日起正式生效:
•原政策:仅物业价值低于200万港元的交易,可适用100元定额印花税;
•新政策:适用上限提升至400万港元,且覆盖住宅与非住宅物业(如商铺、写字楼),即价值400万港元及以下的物业交易,
仅需缴纳100元印花税,较此前最高节省超10万港元。
三、长远布局:2025-2027 年关键新政预告
除即时生效的优惠外,香港还规划了多项长远政策,助力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企业及个人可提前规划:
| 政策类型 | 实施时间 | 核心内容 | 受益群体 |
| 财资中心优惠 | 2026年上半年 | 优化财资中心相关税务宽减政策(如降低利得税税率、扩大费用扣除范围),吸引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 | 跨国企业、内地大型企业 |
| 子女免税额调整 | 2026/27课税年度起 | 初生子女 “额外免税额” 申领期从 1 年延长至 2 年,每年可申领的免税额合计为 26 万港元(原政策为 13 万港元 / 年) | 有初生子女的纳税人 |
| 离境税豁免 | 2025年10月起 | 经香港水路(如渡轮)、陆路(如港珠澳大桥)入境,再转机前往其他地区的乘客,可豁免缴纳 120 港元 / 人的飞机离境税 | 过境转机旅客 |
四、实用提醒:合规申报与风险防范
1. 租金收入者:善用 “个人入息课税” 享宽减
若纳税人有租金收入(如出租住宅、商铺),建议在报税时选择 “个人入息课税”(将租金与薪俸等收入合并计税),
可同步享受 100% 税款宽减(上限 1500 港元)。
操作要点:需在提交报税表时,主动勾选 “选择个人入息课税” 选项,未勾选将无法享受该优惠。
2. 跨国企业:提前测算税率,防范关联交易风险
•税率测算:建议借助专业税务机构,提前测算香港实体的有效税率(需结合全球集团利润分配、本地成本扣除等因素),
若预计低于 15%,需提前准备补足税资金;
•关联交易合规:确保集团内关联交易(如香港实体与海外子公司的货物买卖、服务提供)定价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并留存完整的定价文档,避免因定价不合理引发税务调查。